close

  西安最近出了一件糊塗案——有個女大學生遇了賊,小伙子小孟支票借款挺身而出,幫她解圍,結果,賊打傷小孟後跑了,女生幫小孟墊了藥費後,也跑了。
  明明女生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,她幹嘛躲起來呢?小孟托人打電話給這個女生,跟她商量要報案房屋貸款,電話那頭的女生甩給他一連串理由:“我現在給你作證能咋?你是能把西安全部的小偷都逮住還是咋?你能保證小偷不來給我找事?我已經夠可以了吧?”
  最後,女生鏗鏘地信用貸款用一句話把自己跟這件事撇乾凈:“又不是我讓你抓的小偷,對不對?”
  掛了電話的小孟說自己“心裡很委屈”,但這筆賬讓人算得更糊塗——女生被盜,她不願意站出來報案;別人因此受傷,她也不願意站出來作證。她的行為基準就是“向後退”:遠離問題中室內設計心,退得越遠越好,不管事關不關己,一律高高掛起,哪怕這樣辜負了別人的付出,哪怕這樣傷害了自己的利益。
  有人給這個女生的行為診斷,這叫做“犬儒主義病”,它的癥狀是“堅信牽扯進任何事情肯定都是麻煩”,而這病的病根則來裝潢自“對正義公平缺失的根深蒂固的恐懼,從而加深的保身和利己”。
  只要隨手翻翻新聞,就不難發現,這種病的患者還真不少。比如前不久,一個老大爺倒在大街上,路過的行人圍成一個圈,一個個大眼瞪小眼地看著老人痛苦地躺在地上,卻沒有人敢向前走一步。
  圍成圈的人未見得不願意扶起老人,可他們心裡更優先的行為準則警告他們:只要向前一步伸出手,接過來的就可能是所有未解決的社會難題。摔倒的老人養不起病,他們多半會在站起身的那一刻,將自己長久積累的醫療困擾轉嫁給幫助他的人。最近就有這樣的例子:3個還在上小學的孩子,他們的確向前一步了,可等待他們的是忽然翻臉的老人,追討無數的醫療費,以及糾纏不清的麻煩。
  誰也不願意為了一時的好心,背負起社會積怨留下的病根。於是,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叫“壞環境”的假想敵,人們最好的對策就是“躲”。就這樣,我們看到一個不斷倒退的看客群體。不管遇到什麼事,他們下意識的第一個反應是擺手:“別找我,我可不想惹麻煩。”
  然而,我們越是向後退,離彼此越遠,當退到角落時,我們會變成一個個孤島。1964年,美國《紐約時報》報道過一則“向後退”達到極致的案例。文章說,一個女人在住宅區被殺,“38個人站在窗口,卻默不作聲”。38個看客“向後退”,聽著女人的尖叫,最終眼睜睜看著她一個人死在深夜的紐約。
  在那篇轟動一時的報道里,美國旁觀者留下了幾乎一樣的理由:“我可不想惹麻煩。”
  為了這句令人震驚的理由,人們在後來50多年裡都在反覆討論這件事:為什麼人會變成這樣?心理學家把人們在這次事件中表現出的狀態定義為“旁觀者效應”,社會學家把這件事寫進教科書,如何不再“向後退”成了學術研究的重要課題。
  答案究竟是什麼?有人拿出法律做支撐,“不作為”被定義為犯罪;有人用美名和金錢做獎賞,鼓勵人們“見義勇為”。人們都在期待一種外部推動力,能夠在背後推我們一把,領著我們前進,最終建成好的環境。
  但事實上,真正能讓人向前走的力量,永遠都只來自於自己。人們所抱怨的“壞環境”,無非是給自己找的藉口。我們就是“環境”,環境好與壞,從來都只跟我們自己的選擇有關:當我們都選擇“向後退”,世界自然會變得疏遠而冷漠;當我們都選擇“向前走”,問題或許就會迎刃而解。
  比如說,在那則《紐約時報》的報道里,旁觀者的冷漠後來被證明只是記者的肆意杜撰。看到女人遇害的時候,附近有居民大吼著喝止凶犯,還有人當場就拿起電話報警。
  所以,不管環境是好是壞,能夠做出決定的只有自己。而我們的決定,反過來又會成為“好環境”亦或“壞環境”。
  這就像是在那場跟小偷的對決中,小孟本也可以“向後退”,避開這場跟自己毫無關係的麻煩,可他決定趕走作惡的壞人,擔起做正確決定的責任——讓正義“向前走”,讓犬儒“向後退”。  (原標題:正義“向前走”,犬儒方能“向後退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k83vkhh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